艺术疗愈提问难?掌握这些方法让分享环节更走心

艺术疗愈提问难?掌握这些方法让分享环节更走心

创建时间
Nov 30, 2024 02:01 AM
引言
“一个人的觉察,常常从一个好问题开始。”——艺术疗愈的分享环节也是如此。一到提问就麻爪?别担心,今天教你几招,让分享环节更走心、更有深度!
标签
疗愈
教程
在艺术疗愈的分享环节,你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窘境:自己紧张的不知道问什么好,想到可以问为什么选择这个颜色?参与者一句我最喜欢绿色回应,就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了,只好赶紧下一个。
其实,分享环节是艺术疗愈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,如果提问得当,能让参与者感觉被理解、被启发。但好问题可不是天生就会,今天就聊聊如何通过提问,帮助自己和他人更好地觉察和连接。

好问题是分享的灵魂,带来“哦原来是这样!”的瞬间

艺术疗愈里,分享环节并不是为了点评作品,而是为了通过交流触发新的思考和感受。当一个好问题抛出时,参与者可能会发现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情绪和意义,比如“当时为什么选择这个颜色?”或“如果这幅画是一个情绪,会是什么?”这些开放式的问题不仅不会让人有压力,还能引导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创作的内容。换句话说,好的提问就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思维和感受的新大门。

提问是可以练出来的,用好这几个原则!

刚开始可能会觉得难,但提问其实可以通过练习掌握。这几个原则可以帮助你:
  • 以对方为中心:提问时关注对方的感受和体验,而不是你的解读或期待。
  • 真诚和尊重:带着开放和接纳的态度,避免评判和贴标签,让对方感到安全。
  • 包容:理解每个人表达的独特性,尊重不同的情感和视角。
  • 好奇心:对对方的创作充满兴趣,不急着解读或下结论。
  • 去权威:放下“指导者”的姿态,站在平等的位置交流。
  • 开放式探索:避免“是/否”问题,用“为什么”“如果”“你感觉……”等方式引导对方深入思考。
 
比如,你可以尝试这样回应:
  • “我看到你用了很多蓝色,感觉特别有力量,我很好奇你在画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?”
  • “这让我联想到一种安静的感觉,不知道这是不是你当时的感受?”这些提问既表达了你的观察,又给对方足够的空间去探索自己的想法。

提问也需要练习,形成自己的风格

不要害怕“问不好”或者“不专业”,提问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试探和学习的过程。刚开始时,不妨从模仿开始,把看到的好问题试着用在自己的实践中。随着练习的增多,你会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提问风格。关键是保持真诚和开放,带着好奇的心去感受每一次互动的独特性。

每一次提问,都是一场与心的对话

艺术疗愈的魅力,不仅在创作,更在于通过分享去连接自己和他人。提问不是要给答案,而是帮助对方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。所以,别怕试错,从今天开始,带着好奇心问出第一个问题吧! ✿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