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发泄遇上墙壁:双侧绘画的开始
你有过“烦躁不平”的情绪吗?那天在琳祺老师带领的双侧绘画工作坊,我就是这么“任性”开始了创作。第一张画,情绪像洪水一样涌出:深紫、浓粉,混着蓝绿,被我用力地铺满整张纸。颜色是重的,笔触是用力的,情绪也是混沌的。画完第一张时,我只觉得疲惫,但仿佛释放了一些压抑的东西。
轻轻浅浅的画笔,舒展内心的柔软
而第二张画却完全不一样!换了一张纸,我突然想试试温柔的色调:粉绿、粉紫,动作缓慢,身体不由自主随着音乐摇摆起来。手指摩擦着色粉,色彩也渐渐融合,混合出的色调居然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和谐。这一次,我不再用力,而是跟随身体的律动。那种轻松、愉快的感觉,在创作中一点点涌现,直到画完,仿佛终于与自己内心达成和解。
双侧绘画:让身体成为情绪的出口
在画画的过程中,我发现身体是最诚实的情绪表达工具。第一张画时,手臂的力量是固定的,左右分区泾渭分明,就像在用力排解情绪。而第二张画时,整个身体都开始参与:脚步随着音乐移动,手的动作变得流畅。正如艺术疗愈中的理念,情绪通过身体被释放出来,不仅仅是“画”,更是一种与自我的对话和协调。
从混乱到成长,用画笔整理内心的“植物”
这次的绘画体验让我意识到,情绪并不是不可控的小怪兽,而是需要被理解和引导的能量。第一张画好像一团乱麻,但在第二张中,它们被理顺、生长,最终变成了一棵茁壮的“植物”。艺术疗愈的过程,不仅帮助我宣泄了负面情绪,还让我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衡与安宁。
艺术疗愈的神奇之处,在于它无需高超的技艺,只需要你敢于尝试,给自己一段静心的时光。如果你也有情绪小怪兽,不妨拿起画笔,与它聊一聊。相信我,当你放下对“画得好不好”的执念,你会惊讶于画纸上呈现的自己。✿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