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绪天气+情绪面具,如何用温柔力量拥抱真实自己

情绪天气+情绪面具,如何用温柔力量拥抱真实自己

创建时间
Dec 10, 2024 02:23 AM
引言
“人的一生,都在试图画出自己的轮廓,却总是被情绪填满。”——或许情绪无法被完全掌控,但它们却能被温柔对待。两天的艺术疗愈训练,我发现了隐藏在情绪中的答案。
标签
活动体验
疗愈
随笔

你有没有“看见”过自己的情绪?

很多时候,我们对情绪的认识就像模糊的天气预报——可能晴,可能雨,总之不太精准。但在这次刘嘉老师带领的艺术疗愈工作坊里,情绪不仅能被“看见”,甚至可以被“戴”在脸上。
通过冥想引导和沉浸的创作,大家用画笔、粘土、羽毛、干花甚至巧克力的金箔纸,把自己的情绪绘制在纸面上,塑造在面具内外。这一过程带给我的震撼,超乎想象。

情绪天气,原来情绪也能“看”出来

一开始是冥想环节,刘嘉老师语速缓慢,声线温柔,让人跟随着引导走向内心。“想象你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天气?”雨、云、风,甚至是雷电,大家的情绪天气多种多样。
虽然这次我没参与,但看到那些专注投入的人,我内心既惊叹又感动。他们的画里有彩虹和风雨,也有龙卷风和霞光。不管选取了什么材料去创作,都透出一种深刻的“真情感”。看着这些画作,我再次意识到:情绪不一定需要被“控制”,有时只是需要被“表达”。

三维情绪面具,美感与真情的碰撞

到了下午,情绪被具象化到了极致——大家用材料在白底面具上创作“情绪面具”。刘嘉老师分别带领了两次冥想,第一阶段是童年的消极情绪,第二阶段则是积极的情绪。
这场工作坊也让我感受到,三维作品为什么更有力量。
有人用羽毛和亮片,有人用超轻粘土和纸条,情绪在面具内外被彻底释放和表达。每一张面具都鲜活又美丽,虽然它们背后隐藏的不都是美好的故事。作为拍摄者,我能关注到大家沉浸在对自己情绪的表达里,是那么沉静专注。

艺术疗愈的神奇,藏在美与真实之中

“这些面具真的很美。”我和其他人聊起感受时脱口而出,却又觉得这样的描述太轻太浅。每一个人和自己的面具都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和谐统一的共鸣。
艺术疗愈的迷人之处在于,它为内在自我提供了一个出口,把模糊抽象的感受变成了可以触碰、可以看的作品。看见自己,了解自己,才会有改变。

你的情绪,也值得温柔对待

看见情绪,接纳它,甚至与它对话,这并不需要多复杂的方法。一支画笔,一个白底的面具,甚至一次安静的自我对话,都可能成为你探索内心的起点。
我们总是习惯于满足他人的要求,体贴,宜人,保护照顾家人。但对自己,自己的情绪,自己的需要,也要照顾好。你有没有真诚的对待自己,温柔的面对自我?不如就从看见自己的情绪开始✿❥

互动问题:

你最近一次和情绪“对话”,是什么时候?如果要用天气形容你的情绪,它会是怎样的呢?